財金施策破困局 中小企業利發展
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,是經濟體系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,近年來,山西省中小企業的發展速度逐漸加快。隨著經濟的發展,山西省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逐年提高,為行業的增長貢獻了重要力量。雖然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補貼政策比較有優勢,但是申請補貼的門檻較高,需要企業具備一定的實力條件。整體來看,政策力度和支持范圍還不夠。
財政金融政策支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是十分有必要的,在山西省,中小企業占了大部分的企業數量和就業人數,對于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;中小企業的發展能夠促進產業多元化和結構調整,減少對傳統資源行業的依賴;中小企業是創新的重要基礎,財政金融政策的支持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、稅收優惠等措施,降低創新成本,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。
中小企業的發展在企業面臨的各種問題中,融資問題最突出,對于山西省那些規模較小、實力不強的中小企業來說,不管是內部融資還是直接融資都比較困難;對山西省的大部分銀行來說,并沒有設立專門的貿易融資部,信貸問題是中小企業融資的障礙,山西省設立的擔保機構起到的擔保作用沒有能夠充分地發揮;山西省資本市場不健全,山西省資本市場發展時間較短,目前還沒有建立一個多層次、多渠道為中小企業服務的資本市場。不健全的發展機制會阻礙中小企業的外部融資路徑。
山西財政金融支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如下:第一:在協調配合上,發布更多有利于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,加大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力度。堅持做好常態化銀企融資對接,貫徹落實相關財政金融政策,加強對在中小企業融資方面做得好的金融機構的獎勵和幫扶;第二:在融資途徑上,加強針對中小企業的信貸風險專項補償資金貸款,引導、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開展信貸服務。逐步引入外資金融機構,并鼓勵、支持小額貸款機構參與中小企業融資。多樣化的非信貸融資渠道進入資本市場,爭取場外股權融資。利用更多的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,實現自身更好的發展;第三:在構建上,山西省政府牽頭構建的融資保障體系,構建跨地區和行業搭建融資擔保聯盟。構建融資擔保協會,強化融資信用監管。
綜上所述,山西省中小企業在經濟發展中占據關鍵地位,但其發展受限于融資難、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問題。財政金融政策作為破解困境的核心抓手,需從政策協同、融資渠道拓展、保障體系構建等多維度形成支持合力。唯有如此,方能切實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、激發創新活力,推動其在產業升級、經濟轉型中釋放更大能量,助力山西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突破。